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Filename: default/_sub-nav.html

Line Number: 3

Backtrace:

File: /www/wwwroot/九洲集團副本/web/applications/desktop/views/themes/default/_sub-nav.html
Line: 3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www/wwwroot/九洲集團副本/web/applications/desktop/views/themes/default/_sub_header.html
Line: 4
Function: require_once

File: /www/wwwroot/九洲集團副本/web/applications/desktop/views/themes/default/tuijian.html
Line: 10
Function: require_once

File: /www/wwwroot/九洲集團副本/web/applications/desktop/controllers/Post.php
Line: 130
Function: view

File: /www/wwwroot/九洲集團副本/web/webroot/desktop/index.php
Line: 315
Function: require_once

推薦信息

以電力能源新生態引領低碳發展的時代步伐:九洲集團年度發展報告

以電力能源新生態引領低碳發展的時代步伐:九洲集團年度發展報告2020

九洲集團:2020年年度報告.PDF



2020年經營情況

“讓電擁有智慧、讓人們享有藍天”一直是公司的經營理念。以綠色和智慧方式滿足社會電力需求, 建設可再生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減少傳統能源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解決能源供應的可持續和安全問 題,是公司持之以恒的追求。 公司主營業務可分解為智能裝備制造、可再生能源、綜合智慧能源三大業務板塊。 九洲集團在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積累了20余年的行業經驗,擁有高電壓、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等核心技 術,為城市智能配電網和可再生能源提供關鍵電氣設備,在行業內具有技術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公司產品涵蓋35kv以下各類電開關和變電設備、高頻電源及高壓變頻器、高低壓無功補償、可再生能源用變流器和 逆變器、鉛碳儲能蓄電池、固體蓄熱電鍋爐、交直流電動汽車充電樁等。九洲集團投資建立的30萬平方米 的九洲集團科技產業園,在哈爾濱、沈陽、廊坊和大連建立了現代化電氣成套設備智能制造生產基地。 2015年以來,依托20年積累的電氣領域核心技術與經驗,公司由單純設備供應商向“制造業+服務” 方向發展,逐漸形成“產品+工程設計+建設總包+金融服務”等現代智能制造新模式。


近年來,公司將業 務重點聚焦在資源、環境、氣候、可持續發展上,努力以綠色和智慧方式滿足社會電力需求,截止2020年 末,公司已建設、投資、運營風電、光伏、生物質電站合計1000MW以上。 綜合智慧能源是采用互聯網+與智能技術等手段,將不同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系統連接起來,實現熱、 電、冷、汽、儲、充等有機整合,平衡不同能源間的優勢和不足,實現就地生產、就近消納、多能協同、 聯產聯供和互補集成,提升區域整體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實現能源的系統優化。公司將依托黑 龍江省的生物質資源和市場優勢,逐步向全國具備條件的地區拓展業務。?


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986.7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71%;營業成本91,574.60萬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80.1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11.7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32%;經營活動產 生的現金流量凈額-7,638.58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3,255.25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 721,750.55萬元,負債總額為482,314.46萬元,資產負債率為66.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 為235,294.62萬元,少數股東權益4,141.47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3.36%。?


歷年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長率歷年歸母凈利潤及同比增長率


2020年管理層緊密圍繞公司戰略目標及年度工作計劃,貫徹執行董事會的戰略安排,重點開展了 以下方面的工作:

?

加速可再生能源電站建設

2020年公司BT總包的亞洲新能源金湖縣100MW風電項目已全容量并網,亞洲新能源寶應縣100MW 風電項目部分并網,陽信萬融新能源有限公司陽信風電項目一期部分并網;公司自持可再生能源項目大慶 世紀銳能風力發電投資有限公司48MW風電項目及大慶時代匯能風力發電投資有限公司48MW風已全容量并 網發電;公司自持的泰來九洲新清光伏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MW光伏項目和泰來九洲新風光伏發電有限責 任公司100WM光伏項目,總計200MW光伏平價上網光伏項目,報告期末達到并網狀態,處于并網前調試階段。


image.png










全面布局生物質發電供熱的綜合能源系統

2020年公司開工建設的3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合計240MW,其中:齊齊哈爾九洲生物質熱電有限 責任公司梅里斯區2×40MW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廠區已完成主廠房、綜合樓、冷卻塔樁基工程,土建 施工完成了88%,鍋爐、汽輪機等設備的組合安裝完成了88%,于2021年1月開始進行生物質機組調試、并 網;泰來九洲興泰生物質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泰來2×40MW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已取核準、選址意見、 用地預審、水保審批文件、電力接入批復文件,正在有序建設中;富裕九洲環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富??h 2×40MW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前期工作也正在有序的建設中。?


image.png


拓展城市地鐵和軌道交通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連續中標哈爾濱地鐵的電氣設備采購項目,合計中標金額為1.18億元,充分體現了公 司智能制造業務的技術優勢、綜合實力和質量信譽;對公司未來的城市地鐵和軌道交通業務推廣和市場開 拓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公司的軌道交通供電系統解決方案電場優化控制、人工智能控制邏輯系統、故障 的定位和隔離技術等一系列措施為地鐵和城際高速鐵路提供可靠的供電和保護。


image.png


利用資本平臺豐富融資渠道

2020年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以資本運作為工具,積極開展產業基金、融資租賃、公司債、 可轉債、PPP、資產證券化、定向增發等融資手段保證公司戰略成功轉型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公司通過兼 并、收購、參股、控股等多種手段,迅速進入公司既定戰略領域,完善產業鏈,實現公司整體規模和經濟 效益的快速提升。報告期內,公司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5億元用于建設泰來200MW光伏平價上 網可再生能源電站項目。


推進投資者關系管理

公司通過信息披露與交流,加強與投資者及潛在投資者之間的溝通,增進投資者對公司的 了解和認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實現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工作。資本市 場期許高度的公平、公開、公正,作為上市公司,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交流,盡心盡力為股東服務,不管 是持股多少的股東來電咨詢,我們都會一一認真溝通,不負投資者給予公司支持與信任。我們將堅持以誠 懇的工作方式、耐心的工作態度來服務好投資者。?


社會責任

產業扶貧

2016年開始,依據《中國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 的指引,公司發揮企業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到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中,爭做一家有社會責任感 的優質上市企業。2018年1月16日,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爾拉鎮阿爾哈淺村,公司投資建設48.6MWp 光伏扶貧發電站和10MWp光伏發電站。截至本報告期末,前述兩個項目均已并網發電,使當地貧困戶年均 增收3000元/戶,為當地貧困農民帶來了持續性的收入,有效地幫助無勞動力、無穩定收入來源的貧困戶脫 貧,同時持續扶貧獲益20年,幫助解決扶貧資金11670萬元; 公司子公司齊齊哈爾九洲環境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質(秸稈)80MW熱電聯產項目采取與貧困戶 簽訂幫扶協議的方式,扶貧51人,帶動貧困人口增收114元/年/人;子公司泰來九洲興泰生物質熱電有限責 任公司生物質(秸稈)80MW熱電聯產項目采取與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的方式,扶貧35人,帶動貧困人口 增收3600元/年/人;此外,公司在建的其他生物質項目,也將持續在新能源扶貧領域貢獻力量。?


節能減排推

2021年上半年公司自持及通過基金持有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發電6.94億kwh,2021年上半年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39萬噸,節約標煤約21萬噸。截至2021年6月30日,九洲集團自持及通過基金持有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 目發累計電量33.29億kWh,累計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188萬噸,節約標煤約100萬噸。九洲集團通過可再生 能源項目改善地區能源結構,促進清潔熱力和電力發展,有力推動低碳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慈善捐贈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九洲集團向黑龍江省紅十字會捐贈現金200萬元,向助力打 贏疫情阻擊戰;向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捐贈醫用口罩1萬副,支 援防疫前線;以現金20萬元支持龍江馳援武漢第一批醫護工作者,以及向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紅十字會捐獻 醫療用品。九洲集團始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用實際行動捐資捐物,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樹立了 有擔當、有愛心的企業榜樣。?


公益活動

九洲集團的社會責任和貢獻也體現在方方面面的社會公益行動上。公司在貧困村修建 水廠,提供全天候的自來水供應,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村民健康水平;公司為蓮花鎮等地的中小學聯絡了 哈爾濱市實驗學校和哈爾濱市師范附屬小學校,為木蘭兆麟小學聯絡了哈爾濱名?;▓@小學,使得貧困縣 學校與省城名校締結友好學校,未來將在教學交流、學生讀書互動等方面開展積極對接合作。九洲集團積 極參與社會公益,通過自身的渠道和資源為建設更加和諧美麗的社會貢獻力量!


核心競爭力

經過多年的努力,九洲集團在智能、節能、環保、高效電力裝備與技術,風、光、生、火、儲可再生能源建設與運營,電、熱、汽、冷、肥聯產聯供綜合智慧能源與公共事業服務方面取得了良好發展,已經形成了智能裝備制造、可再生能源、綜合智慧能源三大業務格局。在技術創新能力、上下產業鏈融合、可持續發展能力、行業環境、區域優勢和項目資源等累了較強的競爭優勢,近兩年公司核心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主要體現在:


技術能力及產業創新優勢

公司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沉淀,在行業內具備了較強的產品競爭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公司研發水平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依托領先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實現公司產品全面引領行業技術創新。公司是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財政廳、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多為業內專家,公司多名核心技術人員在相關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中承擔主要任務。公司與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定期選派優秀技術人員到國外和國內科研院所進行專門的業務技術培訓,技術創新能力的增強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后勁,為公司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多項列產品多年來一直是國家電網合格供應商,每年在國家電網的集中采購招標中都會贏得20余省分公司的訂單。


公司與中電投融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2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基金戰略合作協議》,用于投資各方共同選定的生物質發電、供熱及熱力管網項目。


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署《成立聯合實驗室的戰略合作協議》,公司以其長達20余年的鉛酸蓄電池研發生產經驗,通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設立實驗室,使公司快速成功開發出了鉛炭儲能蓄電池。


產業鏈上下游融通優勢

近幾年,公司向可再生能源領域轉型,為公司在風電、光伏制造領域產業鏈延伸提供了機遇。公司通過多年來為可再生能源客戶提供電氣成套設備積累了大量優質的客戶資源、供應鏈資源和風能、光伏項目資源,提出了從“電氣成套產品供貨商”到“成為可提供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的重大戰略轉型,全方位建立了“成套產品供應—可再生能源電站建設—持有運營—金融服務”的全產業優勢。公司通過向風電、光伏、生物質產業下游業務拓展和相關多元化產品開發,在可再生能源電站開發、可再生能源設備銷售和新產品市場開發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資源協同優勢。


公司所處行業優勢

智能配電網、可再生能源和環境綜合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裝備工業和能源工業,擔負著為國民經濟、國防事業以及人民生活電氣化提供所需的電力和能源的重任。智能配電網行業產品應用涵蓋電能利用的多個領域,貫穿“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的全過程,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發布為我國智能配電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我國電力投資維持在較高的規模水平,電力投資尤其是電網投資有效拉動了智能配電網的市場空間。


公司可再生能源發電業務,根據國家政策及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行業仍將快速發展,2021年3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給予了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底層邏輯。數據顯示,到2020年末,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5,343萬千瓦,并網風電裝機容量28,153萬千瓦,考慮到我國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國新能源增長空間還十分巨大。


環境綜合能源業務進入到國家能源和電力行業發展規劃中,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將是十四五能源電力發展的主要目標。在雙碳目標下,我國將在十四五期間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支持重點企業實施綠色改造,推廣普及綠色產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結構,推進城市冬季清潔供暖,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供暖。


區域優勢和項目資源優勢

黑龍江省是風能、太陽能非常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大省。黑龍江省地處中高緯度西風環流控制之中,常年多風,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為2.3億千瓦,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5個省份之一。我省太陽能資源豐富,年總輻射量為4400~5028兆焦/平方米,相當于750億噸標準煤,而且脫硫電價高到達0.374元/度,是我國迎接風光平價時代效益最好的省份之一。黑龍江省又是農林業大省,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連續多年糧食產量全國第一,占全國的9%。黑龍江省生物質秸稈產量具有密集度高、集中連片、便于收儲的特征。2018年開始的全省秸稈的禁燒,迅速地促進了秸稈收儲隊伍和打包機械化隊伍的形成壯大,而另一方面,由于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最高緯度,冬季寒冷,城鎮有10億多平方米建筑面積需要供暖。許多縣市冬季供暖還是采取10~40噸燃煤小散鍋爐直燃式的供暖方式,環境污染大,目前關停拆掉小鍋爐采用清潔能源已進入了倒計時,電供暖成本高,天然氣供應不足,大力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在公司所處的黑龍江省有著天然的環境和資源優勢。


綜合競爭力優勢

公司具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前期開發和建設施工經驗,擁有電力工程總承包貳級資質、工程勘察專業類(工程測量)乙級、市政行業(熱力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專業乙級;電力行業(變電工程、送電工程、風力發電、新能源發電)專業乙級;建筑行業(建筑工程)乙級資質。公司憑借上述資質和豐富的行業經驗,能夠實現可再生能源項目全流程管理。未來的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領域,國家補貼力度逐漸減弱,市場化競爭更加充分;電價下浮對企業的技術進步、規?;?、融資成本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具備可再生能源電站從設計、開發、投資、施工到運營的全流程資質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


2021年發展規劃

2021年公司發展戰略

維持現有智能配電網業務投入,加強智能制造業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的數字化水平,以契合新型基礎 設施和智能化電氣水平對產品的要求;平穩安排國內和國際風電、光伏項目建設,推進新能源大基地項目;大力推進以生物質熱電聯產為核心業務的區域可再生能源綜合管理業務,發力基于雙碳目標的區域環境綜 合能源示范項目。加強研發和管理,發揮公司在項目前期拓展、設計、融資、采購、施工建設到運營維護 的豐富經驗和優勢,全面整合、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建設、管理和運營協同體系,以綜合效益和精 益管理夯實、提高上市公司整體競爭力。


2021年經營計劃

推進在建可再生能源電站建設?2021年公司將全力進行已開工風電項目的建設并網,自持的200MW光伏平價可再生能源電站項目并網運營,在建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至少實現4個機組的并網運營。同時,在保障在建項目順利施工實現并網 的前提下,公司將根據資源情況適當推進一批平價風電和光伏項目的前期開發,通過資本運作,并購等方 式收購一批優質的可再生能源電站,快速提高公司可再生能源電站的持有規模,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夯實綜合能源管理業務?對已經中標黑龍江省內10個地區的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2021年將加強已開工的齊齊哈爾梅里斯區、 泰來縣和富??h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的建設管理,完成施工進度安排,爭取在2021年底前至少實現4個機 組并網。對剩余的項目,繼續完善前期手續,根據進度實時調整工程安排。在黑龍江省及其他具備投資條 件的地區繼續開展項目拓展工作,儲備一批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并圍繞項目,以供電、供熱為基礎,開 展區域能源綜合管理業務。公司將通過多能互補、生產側和消費側優化的融合,打通電、氣、熱、冷等多 種能源系統的壁壘,實現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能源可消納的能力,力爭成為行業發展標桿。?


突出創新發展,加強研發投入?公司將繼續堅持“以技術領先”為原則,遵循“使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研發思想,在加 強自主創新的同時,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道路,加強研發人員隊伍建設,加大研發資金投入力度, 穩固公司在現有市場優勢并為客戶提供品質更佳的產品,以全面提升公司的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結合 國家節能減排的相關政策、“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和智能電網、充放儲一體化、綜合能源利用的相關技術相結合是下一階段的重要發展方向,公司將憑借自 主研發掌握核心的技術,引導市場需求和搶占市場份額。?


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碳排放權交易作為一種市場化的溫室氣體減排措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靈活的特點,根據九洲集 團截至2020底在建及完成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和熱力裝機規模,每年約可產出近300萬噸碳排放額度(CCER), 如全部在市場出售可產生較為可觀的收入,從而對項目的現金流構成有益的補充。公司將積極參與碳市場 交易,全面加強碳排放權資產的運營和管理。

?

提升集團數字化管理模式?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業務量的逐漸增多,傳統管理模式響應緩慢等問題突顯。2021年公司將借助 SIS/MIS 系統的介入,使集團實時獲取下屬各電廠和供熱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幫助集團更高效的實現經營 策略調整、優化業務流程,將公司工作流程和信息技術有機的整合到一起,從而為公司安全經濟運行提供 強有力的工具和輔助決策依據。?


完善投融資體系建設 充分運用可轉債、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措施,為公司和項目引入長期、優質的資金支持;加強與銀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建設保障公司戰略發展和業務實施的融資平臺。


推進投資者關系管理?建設媒體、網站等信息發布渠道,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交流,使投資人能更為具體和深入的了解公司 業務進展和發展規劃情況,將公司價值客觀、及時的呈現在廣大股民和機構面前。




国产一级无码AV片在线观看